[25]所谓自由意志论,意指人的意志本性是自由的。
章太炎之后的其他各种史学思潮确实具有瓦解经学的效力,同时也从章太炎那里吸取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和方法。9 姜义华:《章太炎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22页。
首先,《春秋》是对荒昧古史的整理,后人对古史的了解首先来自《春秋》的记载。如同廖平将史实部分驱逐出经,章太炎以六经皆史的古文经学则把原本今古文经学共享的经学作为政教生活直接指导法则部分荡涤出去。六经皆史并非否认了经的价值部分而只撷取了其中的事实部分【3】,而是重建与经史相关的价值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今文学必然依赖政治的权威,而古文学则诉诸于民众的觉醒,这竟然与今古文学初始时的地位十分相似。古文家受到的偏见也是自汉代就有了,只不过晚清时期又提六经皆史强化了古文家的缺陷,再加以后来史学的变化,更加重了其历史罪过。
而这个危机随着洋务时代的开始越来越深重,学与术的分离以新的更为复杂的形式出现。参照章学诚所说的:盈天地间,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学。三、宋代易学 《周易》学说发展到宋代,又起了一个重大变化,形成与汉易相对峙的宋易。
易学专著有《周易程氏传》,承胡瑗之学以儒理解《易》,详述六十四卦的旨趣,唯《系辞传》以下不注。程颐(1038—1107),北宋洛阳(今属河南)人,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曾官奉新知县、常州知县、广东提点刑狱、左司郎中等,累至秘书监。京房开初向焦赣学《周易》的时候,尽获焦氏的阴阳候灾变之传。
徐世淳《易就》六卷,解《易》言辞处处流露出禅家的语调。虞翻流放交州十余年,70岁时在该地逝世。
郑玄(127—200),东汉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字康成。他常常用《易》卦解说自然灾变和社会政治的联系,屡次上疏元帝,所言多能应验。元明清三朝的易家,兹举吴澄、智旭、惠栋、张惠言四人略为简介。平生精研易学,远承陈抟之传。
这一点,主要体现于李鼎祚编撰的《周易集解》。两汉易家,多主象数之学,到王弼时代,已经积弊至深。孔颖达的疏解,即根据王、韩旧注,详为阐释,其中基本观点均是依循王弼之说(韩康伯注《系辞传》以下亦本王义),间或引用别家说法互为比较参证。后来读了莲池《自知录序》及《竹窗随笔》,才开始笃信佛教,将过去的论著尽数焚毁。
遇范仲淹,刘牧大喜,说此吾师也。后周世宗喜好外丹之术,显德三年(956)曾召见陈抟,向他询问外丹术,遂赐号为白云先生。
京房的易学,承孟喜、焦赣的传授之脉,长于卦气六日七分法,并提倡纳甲、世应、飞伏、游归等术,后世《火珠林》一类的占筮法便是接受了京房的遗说,相传以钱代蓍的金钱卜法也是他发明的,可见京房对中国古代占卜术的发展至有影响。元代易学家,大都笃守程颐、朱熹的遗说,如吴澄《易纂言》、胡震《周易衍义》等皆是代表作。
后来因袁绍逼迫,抱病随军,乃以疾病笃甚而逝世,年74岁。由于唐代科举取士是以《五经正义》为教科书,所以其书影响至大,而在唐代易学界起主导作用的亦为《周易正义》一书。从西汉到今天的两千多年之间,纵览时代的发展,《周易》学说的流传大致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阶段:汉魏六朝易学,唐代易学,宋代易学,元明清易学,现当代易学。王弼(226—249),山阳(今河南焦作东)人,字辅嗣。以上所举各易家中,成就较大、影响较著的有郑玄、荀爽、虞翻等人。虞翻根据陈桃的这个梦,认为自己受命于天,理应精通《周易》。
主张一代不如一代的历史观。孔子或其后学撰述的《易传》十篇,《左传》、《国语》记载的许多《易》筮例子,反映了先秦时代《周易》学说的特色以及所达到的水平。
易学著作《周易述》,继承父辈治《易》传统,专门搜集汉儒《易》说,加以编辑考订,末编附以己见,以发明汉易之理,并论述《河图》、《洛书》和宋代先天、太极之学的关系。据传曾作《无极图》和《先天图》,前者为道家所主张万物生成归源无极的图说,后者为六十四卦的衍生图式。
孔融在回信中说:读了虞翻的《易注》,才知道东南的美好,不仅仅是会稽的竹箭。平生精于易学,其特点是不烦文字解说,止有一图,以寓其阴阳消长之数,与卦之生变(邵伯温《易学辨惑》)。
主张抗金,认为和议有百害而无一利。他主持撰修的《五经正义》,是奉唐太宗之命进行的。至南宋朱熹,全盘接受程颐的易学,又采纳陈抟、邵雍图书之学,全面推广阐扬,遂有宋易之名与汉易相对峙。其学传同郡白光(字少子)、沛翟牧(字子元),两人都成为《易经》博士。
意思是,郑玄带着他已经成熟的满腹学问东归,我的学说将随着他影响山东的众多学者。郑玄、荀爽则是先治京氏《易》,后来参治费氏《易》,即合京房、费氏之学而统化之,这是第二派。
祖尚虚无,使《易》竟入于老、庄,则不能无过。朱熹(1130—1200),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久居建阳(今属福建)。
田王孙又传授施雠、孟喜、梁丘贺,易学史上于是有了施、孟、梁丘之学。其学说本于南宋朱熹,兼采陆九渊的说法,主张折衷朱、陆。
孙权与张昭谈论神仙之事,虞翻指着张昭的鼻子斥道:那些全是死人,而妄称为神仙,世上哪有仙人呢?这类事时常发生,孙权积怒之下,把虞翻流放到交州(今广东、广西一带)。虞翻本治孟喜易学,又杂用《周易参同契》的纳甲术为说,这是第三派。此书广采两汉以迄唐代象数易家的注《易》之说,凡得三十余家,其宗旨在于黜玄言,崇象数。研治《周易》,拜焦赣为师,擅长于用六十四卦分值四时气候以解说阴阳灾异、占验人事吉凶。
常云:见弼《易注》,所悟者多。曾任泉州同安主簿、知南康军、秘阁修撰等职。
曾任国子司业、翰林学士、经筵讲官。四是《十翼》解经意,即民间私学传授的经说,专取《易传》十篇(《十翼》)解说六十四卦,称为古文易学,以费直、高相所传为代表。
五、现当代易学 辛亥革命以后,易学研究的趋势出现了一个重大变化。不久遭党锢之禁,隐居著述,积十余年研讨,遂以硕儒著称于世。
评论留言